2025年夏天入汛以來,特別是“七下八上” 防汛關鍵期,全國多地遭遇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引發(fā)洪水泥石流等險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遭遇重大威脅。關鍵時刻,各地基層黨組織、黨員先鋒隊聞汛而動、迎難而上,用生命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錚錚誓言。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紅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zhàn)斗堡壘。北京市懷柔區(qū)琉璃廟鎮(zhèn)孫胡溝村黨支部書記尹春燕就是其中的一位。
“各村按照紅色預警標準措施落實。”這是北京市懷柔區(qū)琉璃廟鎮(zhèn)孫胡溝村黨支部書記尹春燕發(fā)在工作群的最后一則消息,時間定格在2025年7月26日23時20分。此時的孫胡溝村正被暴雨籠罩,山洪暴發(fā),泥石流襲來,四處充滿危險。
孫胡溝村位于北京市北部山區(qū),下轄9個自然村。因坐落在兩山之間的狹長河谷地帶,村口地勢最低,越往村里走地勢越高,海拔落差約180米。這樣的地勢分布,導致該村在汛期面臨著山洪、滑坡等地質災害風險。2025年七月下旬,連續(xù)的降雨帶來危情。
7月26日21時左右,暴雨來襲。此時,尹春燕和村干部正值守在村委會里,密切關注雨情。雨情監(jiān)控儀上的數值在不斷上升。
21時16分,尹春燕要求村“兩委”黨員干部隨時等候調度,分工重點關注幾戶村民。
“這些戶,一個是他們家居住的位置比較低,還有幾戶是在崩塌點范圍之內,特別危險,所以書記特意囑咐要特別關注。”北京市懷柔區(qū)琉璃廟鎮(zhèn)孫胡溝村黨支部副書記孫桂起說。
21時35分左右,懷柔區(qū)發(fā)布暴雨黃色預警,尹春燕在孫胡溝村“兩委”干部工作群里留言,“村里降雨已經二級報警”,要求村干部聯系地災員做好各項備戰(zhàn)準備,協調搶險隊員應對突發(fā)事件。4分鐘后,尹春燕緊急召開村“兩委”干部會,要求村干部立即出動幫助危險戶群眾轉移到安全地方。
負責后勤的村會計王鉞想開車參加轉移,但水太大,已經漫上了路面,不得不返回村委會。此時尹春燕負責在村委會坐鎮(zhèn)指揮,同時照顧提前轉移到村委會避災的四戶村民。她不停打電話發(fā)微信通知村民趕緊轉移。孫胡溝村全村共有320多戶人家,60歲以上老年人占了8成以上,當天有300多人在家。
村民范東田因身體殘疾行動不便,平時與老母親一起生活,當天晚上母親外出他一個人在家,是尹春燕最放心不下的人之一。
當晚22時17分,尹春燕在村“兩委”干部工作群里發(fā)了一張雨情監(jiān)測截圖,雨情監(jiān)測顯示,雨量92毫米,已經達到了特大暴雨級別。村會計王鉞和尹春燕一起留守村委會,她們擔心上了年紀的村民早睡,就繼續(xù)不停地給村民打電話,通知趕緊轉移。
23時,懷柔區(qū)發(fā)出暴雨紅色預警,預計累計降雨量達150毫米以上,警示可能出現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
23時20分,尹春燕發(fā)出最后一則消息:各村按照紅色預警標準措施落實。
23時22分,尹春燕和村干部孫桂申最后通了一次話。隨后電力設施被山洪破壞,全村斷電,手機信號隨之中斷。
電話打不通,暴雨預警越來越嚴重,尹春燕再也坐不住,她掛念距離村委會不遠的北大地自然村村口有一對高齡老人尚未轉移。
當晚23時30分左右,門外是狂風暴雨,放心不下困難群眾的尹春燕推門沖向了黑夜。周末從順義城區(qū)趕來團聚的丈夫蔡永章拿起一把傘,隨后跟了出去。
北大地自然村離村委會的距離只有數百米,平時步行的路程只要五六分鐘。沒有人知道7月26日晚上,尹春燕夫妻兩人離開村委會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第二天有村民用手機拍到一段視頻,是從村委會出發(fā)到那對老人家里的必經之路,隨處都是亂石,水流依然湍急,依然讓人膽戰(zhàn)心驚。
經過連夜奮戰(zhàn),300多名村民都被轉移到了安全區(qū)域,第二天早上,大家回到村委會,發(fā)現尹春燕和丈夫蔡永章還沒有回來。副書記孫桂起立即帶領村民沿著河道,展開搜救。
經過18天大規(guī)模搜尋之后,大家才相信尹春燕書記和丈夫蔡永章永遠離開了他們最牽掛的村民。
尹春燕和丈夫蔡永章最后想去轉移的兩位高齡老人居住的房子,洪水已經掏空周邊地基,幸運的是房子沒倒,兩位老人躲在屋內逃過了一劫。
孫胡溝村的人都知道,比起“尹書記”這個稱呼,尹春燕更喜歡人們叫她的小名“二華子”。老人們這樣叫著也順嘴。1974年出生的尹春燕,是土生土長的孫胡溝人,干過農活,也外出打過工,做過買賣,2013年回村當了會計,2018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忘不了這些年“二華子”帶領村民引來自來水、修好柏油路、發(fā)展杏仁油產業(yè),還帶領村民養(yǎng)蜂,建起老年驛站,為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餐食。
和尹春燕一樣,在深夜里沖向山洪的還有村醫(yī)光紅。光紅在洪水來臨時守護的是一個剛滿月的小寶寶。2025年7月28日,光紅居住的河北省隆化縣大壩溝村遭遇山洪,洪水進村,道路沖毀、斷電、手機沒有信號,村莊與外界失去聯系。到半夜,同村的孕婦張鴻燕突然出現先兆臨產癥狀。
此時大壩溝村通向隆化縣城的道路已經被洪水沖斷,光紅決定走山路送孕婦到相鄰的豐寧縣醫(yī)院。救護車來不了,人命關天,光紅立即動員十多位村民,緊急制作了一個簡易擔架,抬著孕婦冒雨出發(fā)。
一路上,洪水咆哮,泥石流頻發(fā),道路沖毀,大家四人一組輪流著抬擔架跋山涉水,危險重重。光紅顧不上腳被扎傷,一路上安慰緊張焦慮的孕婦。
20多公里的距離,光紅他們護送孕婦艱難跋涉了5個多小時,終于見到了前來接應的醫(yī)院救護車。到了豐寧縣醫(yī)院,光紅陪著孕婦張鴻燕辦理住院手續(xù),做完檢查,才放心回去。第二天張鴻燕順利產下一名女嬰,母女平安。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基層黨組織就是一個戰(zhàn)斗堡壘。2025年汛期,在全國各地有無數個黨員和黨員先鋒隊,聞汛而動,沖鋒在前。
山東萊蕪石屋子村黨支部書記張承艾:“我在救援的時候有個村民喊我,他說書記,你家房子也塌了。當時我沒想我房子,先救人要緊。”
河北承德市灤平縣馬營子鄉(xiāng)馬營子村黨支部書記張淑云:“危難來臨時咱們肯定得挺身而出。”
甘肅蘭州市榆中縣馬坡鄉(xiāng)上莊村黨支部書記陳萬凱:“干這些活就一個目標,就是為了對得起自己黨員的身份。”
(整理自2025年9月10日《焦點訪談》)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